Top Page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한국어 | 日本語
ACN Newswire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對於希望向媒體、業界和金融市場披露和傳播資訊的公司和組織,我們能為您安排即時的新聞發佈。ACN Newswire的新聞稿包括英文、簡體中文、繁體中文、韓文和日文等多種語言版本。
Thursday, 28 August 2025, 16:43 HKT/SGT
Share:

來源 Shoucheng Holdings
首程攜手阿爾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共推「機器人+汽車」應用產業化落地

香港,2025年8月28日 - (亞太商訊) - 2025年8月,北京--首程控股有限公司(0697.HK,以下簡稱「首程控股」)、北京首程機器人科技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程機器人」)、阿爾特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00825.SZ,以下簡稱「阿爾特」)、北京阿爾瑞特智能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爾瑞特」)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四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圍繞機器人產業的技術創新、應用落地、產業鏈協同與人才培養,展開全方位合作,推動「機器人+汽車」應用新業態加速發展。

一、產業背景:機器人進入應用落地加速期

當前,全球機器人產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國家戰略和政策密集出台。8月26日,國務院正式發佈《國務院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國發〔2025〕11號),明確提出要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的廣泛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慧經濟和智慧社會新形態。

在這一國家戰略指引下,機器人產業正從「技術突破」邁向「應用落地」。汽車與機器人作為兩個高度契合的產業,正逐漸呈現跨界融合趨勢。此次首程控股與阿爾特集團的合作,將在政策東風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為機器人在研發、製造、交通和出行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應用注入新動能。

阿爾特是中國汽車設計領域的領軍企業,也是A股市場唯一的獨立汽車設計上市公司,具備整車研發設計與核心零部件製造的全流程服務能力,並踐行「技術+供應鏈」的國際化戰略。據公開資訊,公司累計服務超過80家客戶,參與開發近500款車型,客戶涵蓋一汽、東風、北汽、吉利、新勢力品牌與合資企業等主機廠類型。這意味著阿爾特在汽車產業鏈中擁有深厚的主機廠資源與交付能力。

與此同時,阿爾特通過控股子公司--北京阿爾瑞特智能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開闢機器人新賽道。阿爾瑞特致力於打造一體化研發設計與仿真訓練平台,能夠為多場景機器人開發提供從仿真、測試到優化的全流程支撐;目前已啟動輪式機器人、水下機器人、鑽井機器人和寵物洗護機器人等多個研發項目,體現了其跨場景研發和產業協同的潛力。阿爾瑞特的加入,使本次合作不僅侷限於傳統汽車設計層面的協作,更在機器人研發、仿真與汽車產業化融合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撐。

與阿爾特及阿爾瑞特的合作,將幫助首程把機器人技術深度嵌入汽車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如整車製造、智能裝配與產線測試,使機器人真正進入產線、加速產業應用。這一戰略合作不只是一種技術對接,更是借助阿爾特在主機廠客戶群體中的資源網絡,將機器人場景從「隔壁展示」一步推向「生產車間」,連接研發驗證與規模化交付的關鍵路徑。

二、合作重點:研發突破與應用落地並舉

在國務院「人工智能+」行動政策引領下,四方將立足「技術研發-產業應用-生態共建」全鏈條,協同推進產業創新,重點在以下方向展開合作,助力機器人與汽車深度融合:

(一)技術創新與聯合研發

四方將聯合建設機器人一體化研發與仿真平台,借鑒汽車行業的完整研發體系,重點在運動控制、結構優化、車規級零部件和規模化製造等關鍵環節實現突破。同時,依託 NVIDIA Isaac/Omniverse 技術,共同打造一體化仿真訓練平台,不僅支援機器人在汽車研發、製造和測試中的應用模擬,還可開展智能駕駛車輛與物流機器人協同作業等跨場景模擬。雙方還將建立數據與成果共享機制:首程控股提供來自交通、出行等運營環節的數據資源,阿爾特輸出汽車工程和機器人研發經驗,形成從仿真-研發-驗證-產線應用的完整閉環。

(二)優先採購與協同機制

在研發設計、仿真訓練、整機和零部件供應等環節,四方將實行優先採購機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協議方為合作夥伴。首程控股與首程機器人重點提供產品推廣、代理及配套服務;阿爾特與阿爾瑞特聚焦於技術研發、工程化驗證和客製化整機開發。各方將協同推進機器人本體二次開發,確保機器人產品在汽車生產線、智能裝配和產線檢測等場景下實現最佳適配。通過分工協作,形成產品供給-技術創新-應用反饋的互補格局,加快成果轉化,提升商業化效率。

(三)人才培養

依託首程、阿爾特及其合作夥伴的科研與產業平台,四方將聯合開展技術攻關、仿真訓練與應用試點,為科研人員和工程師提供跨行業、跨場景的實踐環境。同時,定期舉辦技術研討會和產業論壇,邀請行業專家和上下游企業參與,建立聯合人才培養機制,打造一批兼具汽車工程背景與機器人產業化實踐經驗的青年科研人才,夯實長期發展的人才基礎。

(四)拓寬發展空間

四方將深度對接國家「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戰略,重點推動「機器人+汽車」在研發、製造、測試和出行服務環節的規模化應用。在此基礎上,合作還將逐步延展至智慧交通、智能製造、醫療健康、教育、公共服務等更廣闊的領域,涵蓋機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的設計、研發、生產、測試和商業化服務。同時,結合資本與產業的聯動,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升級,最終形成從研發驗證到規模化應用的全鏈條閉環,打造具有示範效應的「機器人+汽車」應用矩陣,實現互利共贏和長期價值創造。

三、戰略意義:打造機器人應用新標杆

機器人產業的最大價值在於應用落地,而「機器人+汽車」正是最具潛力和爆發力的應用方向之一。從整車研發到智能製造,從交通調度到智慧出行,機器人將在汽車全產業鏈環節展現巨大價值。

首程控股憑藉資本平台、生態資源與產業基金優勢,已投資宇樹科技、銀河通用、松延動力、星海圖、加速進化等國內頭部企業,具備前沿技術的整合能力;首程機器人則與上百家上下游優質企業建立合作,成為國內鏈接資源最全面的平台之一。阿爾特與阿爾瑞特則將汽車領域成熟的工程體系遷移至機器人研發與產業化。雙方優勢疊加,構建起「研發-迭代-應用-規模化」的完整路徑。

此次攜手阿爾特,將進一步把首程的場景資源與產業生態,與阿爾特在整車研發、工程化能力與產業化經驗深度結合。未來1-2年,合作將聚焦「機器人+汽車」的深度融合,率先在汽車研發、生產製造、智慧交通與出行服務等環節實現規模化應用示範,推動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規模化,加速形成具備示範效應的「機器人+汽車」應用矩陣。與此同時,合作也將放眼國際市場,推動中國方案走向全球,培育新質生產力,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Posted by All Way Success Company Limited for Shoucheng Holdings www.shouchengholdings.com [HKSE:0697, FRA:SHVA, OTCPK:SHNHF]



話題 Press release summary

部門 Enterprise IT, Funds & Equities, Venture Capital & PE, 数字, Artificial Intel [AI], Automation [IoT], FinTech
http://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5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Shoucheng Holdings
Aug 18, 2025, 10:23 HKT/SGT
勇奪12金14銀11銅 首程控股多家被投企業閃耀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Aug 13, 2025, 09:58 HKT/SGT
首程控股(0697.HK)抽取88位幸運觀眾現場觀賽 深度參與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Aug 11, 2025, 09:00 HKT/SGT
首批數據中心REITs上市首日雙雙漲停 首程控股再顯產業資本實力
Aug 8, 2025, 15:17 HKT/SGT
WRC 2025見證機器人落地加速 首程控股全產業鏈佈局亮相
Aug 7, 2025, 09:50 HKT/SGT
WRC 2025預熱:首程控股機器人生態矩陣與創投分論壇將集中亮相北京
Aug 5, 2025, 14:32 HKT/SGT
港股機器人板塊升溫 首程控股領跑前線
Aug 1, 2025, 09:40 HKT/SGT
從黑馬投資人到產業引領者 趙天暘領銜首程控股迎來「投資豐收年」
July 31, 2025, 16:40 HKT/SGT
連回超2000萬股 首程控股真金白銀釋放低估訊號
July 31, 2025, 09:00 HKT/SGT
連續回購逾2000萬股 首程控股率先出手釋放強烈信號
July 30, 2025, 11:00 HKT/SGT
持續回購顯信心 首程控股以實際行動提振市場預期
July 29, 2025, 11:30 HKT/SGT
宇樹衝刺IPO、機械人應用加速落地:首程控股雙輪驅動兌現紅利
更多新闻 >>
Copyright © 2025 ACN Newswire -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頂部 | 關於我們 | 服務 | 合作夥伴 | 聯繫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條款 | RSS
美國: +1 214 890 4418 | 中國: +86 181 2376 3721 | 香港: +852 8192 4922 | 新加坡: +65 6549 7068 | 東京: +81 3 6859 8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