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age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한국어 | 日本語
ACN Newswire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對於希望向媒體、業界和金融市場披露和傳播資訊的公司和組織,我們能為您安排即時的新聞發佈。ACN Newswire的新聞稿包括英文、簡體中文、繁體中文、韓文和日文等多種語言版本。
Friday, 28 March 2025, 13:40 HKT/SGT
Share:
歸母淨利潤首超20億 麗珠集團如何煉成「集采免疫術」

香港, 2025年3月28日 - (亞太商訊) - 118.12億元的營收規模,20.61億元的淨利潤水平,這是3月26 日麗珠集團交出的去年經營成績單。這也是2018年以來,公司 歸母淨利潤規模首次突破20億元整數關口。

近些年,醫藥行業表現整體承壓。麗珠集團化學製劑領域也受 到醫保談判、集中採購等政策波及,包括重點產品注射用艾普 拉唑鈉、注射用伏立康唑等銷售收入均有下滑。不過作為創新性綜合醫藥企業,公司保持了穩定的業績表現和運營韌性。

拆解公司2024年年報來看,收入結構的優化、強研發持續推進,不斷豐富產品集群,拓展業績長期增長空間 - 這些都成為公司練成"集采免疫"的重要因素。

點滿"科技樹"當集采大刀闊斧砍向仿製藥紅海時,把"科技樹"點滿成為麗珠集團這家大型藥企的應對之舉。左手微球技術稱霸長效製劑江湖,右手在研管線狂飆突進,勾勒出麗珠集團的發展實錄。

拆解麗珠集團年報來看,麗珠集團不僅搭建了以微球為代表的 高壁壘複雜製劑平臺和以生物藥為代表的創新藥平臺,而且已逐步成為製劑、原料藥和診斷試劑等業務全面發展的大型綜合 醫藥企業;同時還通過研發創新,重點佈局消化、輔助生殖、精神神經、抗感染和代謝等慢病五大領域,構築起豐富的在研 管線,以期為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從2024年年報披露情況來看,麗珠集團在研發上的佈局更加清晰:45個在研項目中,創新藥、高壁壘複雜製劑、高臨床價值產品達到23個,且重點領域均有競爭力的藥物進入申報上市或臨床三期等後期階段,一些大單品雛形顯現。破局市場潛力的 阿立呱唑微球、司美格魯肽、IL-17 A/F等多產品上市在即。

"科技樹"需要強研發支撐。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研發投入金額再度超過10億元,而近5年研發投入已超60億元。

自研+BD成為麗珠集團驅動研發的雙輪。BD有利於快速補齊公司管線,自研則借助AI手段加速自研過程。

BD步伐加速是麗珠集團去年研發的表現特徵。精神神經類 KCNQ2/3創新藥、D2/D3/5HT2A受體拮抗劑藥物,以及抗感染 領域DHODH抑制劑創新藥、男科領域PDE5抑制劑創新藥、代謝領域小核酸創新藥、新型重組蛋白流感疫苗等共6個項目都成功引進,其中5個為創新藥。目前,公司正加速推進後續臨床開發工作。

公司方面明確,BD方向圍繞集團重點領域佈局,包括消化、精神神經、代謝、抗感染等領域,兼顧短期與中長期項目,重點關注與現有管線契合度高或能夠形成優勢互補的項目,以推動公司實現產品迭代及創新技術平臺的建設。

AI作用顯性化

強研發,既體現在研發投入方面,也體現在研發結構層面,創新藥和高壁壘複雜製劑(微球)已經構成重要產品矩陣拼圖。

如何保障強研發的效率呢?核心秘密在於生產關係的持續優化。

為了適配強研發投入,麗珠集團不斷完善管理架構,搭建起藥學、非臨床、醫學策略、臨床運營、藥物警戒、註冊事務一體化的管理架構,實現了藥物從早研到上市的全流程覆蓋和把控。

這種持續優化更有利於創新聚焦。公司在去年年報中明確,通過強化項目立項和再評估機制,通過審慎評估與決策,對部分普通仿製、缺乏市場競爭優勢或專利保護壁壘低的在研項目統籌優化,集中資源及研發投入全力推進具有競爭力的研發項目。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AI在麗珠集團研發中的作用正在顯性化。公司董秘劉寧舉例說,麗珠全面拓展其在藥物研發全流程中的多元應用場景,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比如在藥物研發前期,公司通過AI平臺的精准流程,對輸入分子的理化性質以及穩定性關係進行高效預測;基於AI的創新分子路線設計為化學 合成路徑的探索及工藝研發提供了全新思路,助力科研團隊在眾多可能性中精准探尋更具潛力與前景的合成路線;結合長期積累的研發經驗和數據資源,有效提高了生物藥雜質清除等關鍵環節研發效率。AI的運用有效地提升了研發效率與質量,為研發工作注入強勁動力,推動創新研發提質增效。

豐沛的現金儲備池

強研發需要現金流支撐。2024年資產負債表上,貨幣資金儲備超108億元,這已經是公司連續三年突破百億元。

豐沛的現金也為眾股東帶來"福利局"。繼近十年75億元規模的分紅、股息率穩居行業前列,麗珠集團今年擬擬每10股派發現 金紅利11元(含稅)。

豐富的現金儲備為基礎,疊加在產業結構多元化下,製劑、原料藥、診斷端共同發力,從而帶來抵禦外界風險的能力明顯增強。

"國家已經實現10多批集采,但公司真正進入到集采的大品種不多,也一定程度印證了公司產品的臨床價值。"劉寧表示,在研品種有充分的管線佈局和研發梯度,在應對集采衝擊方面使公司有了更多的靈活性;同時也為公司未來探索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



話題 Press release summary

部門 制药及生物技术, 健康与医药
http://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5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Latest Press Releases
TANAKA Memorial Foundation Announces Recipients of Precious Metals Research Grants  
Monday, March 31, 2025 10:00:00 AM
Fujitsu and Macquarie University partner to help address critical shortage of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s  
Monday, March 31, 2025 8:28:00 AM
ForexEKO Revolutionizes Classic Candlestick Trading with AI Automation  
Mar 31, 2025, 08:00 HKT/SGT
[Media Alert] Say Goodbye to Brain Fog and Digestive Woes: Recharge with LAC  
Mar 30, 2025, 01:40 HKT/SGT
ForexIGO by Avenix Fzco Enhances Automated Trading with Dual-Asset Precision  
Mar 29, 2025, 21:30 HKT/SGT
WiseChain.io Unveils AI-Powered Social Trading and Tailored Investment Solutions for Canadians and Seniors  
Mar 29, 2025, 11:00 HKT/SGT
Mobvoi 2024 Annual Results Announcement  
Mar 29, 2025, 02:19 HKT/SGT
Dynasty's Profit Attributable to Owners of The Company Increases by 57%  
Mar 29, 2025, 00:42 HKT/SGT
Hua Medicine Announces 2024 Annual Results  
Friday, March 28, 2025 9:51:00 PM
Analogue FY2024 Revenue Rose to HK$6,450 Million, Adjusted Profit Attributable to Owners of the Company Increased to HK$206 Million  
Mar 28, 2025, 21:21 HKT/SGT
More Press release >>
Copyright © 2025 ACN Newswire -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頂部 | 關於我們 | 服務 | 合作夥伴 | 聯繫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條款 | RSS
美國: +1 214 890 4418 | 中國: +86 181 2376 3721 | 香港: +852 8192 4922 | 新加坡: +65 6549 7068 | 東京: +81 3 6859 8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