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age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한국어 | 日本語
ACN Newswire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對於希望向媒體、業界和金融市場披露和傳播資訊的公司和組織,我們能為您安排即時的新聞發佈。ACN Newswire的新聞稿包括英文、簡體中文、繁體中文、韓文和日文等多種語言版本。
Tuesday, 3 July 2018, 14:30 HKT/SGT
Share:
港股反覆 吸納優質低PE新股

香港, 2018年7月3日 - (亞太商訊)  - 港股今天開市受到外圍波動的影響,恒生指數大幅下挫。投資者在沽出累計升幅大的高PE股的同時,亦正購入一些優質的低PE新股。市場消息指,正在招股的映客互娛(3700)的國際發售已獲得3倍認購,反映機構投資者目前是擇優而入。

你醜你先睡,我美我直播。這句簡單粗暴的話,一度刷爆中國人的朋友圈。現在,喊出這個口號的映客互娛(3700)於過去兩天已在港進行IPO。據瞭解,機構投資者的反應十分踴躍,公開市場亦隨小米完成公開發售再度熱熾起來。

這家公司雖只創業三年,但年年錄得盈利,2017年全年經調整純利更達到7.91億人民幣(下同),複合年增長率達22倍。這樣的賺錢速度,映客IPO受到投資者的追捧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2018年已被公認為港股的新經濟股元年,不但大批新經濟獨角獸來港上市,更重要的是當中一大部份都是優質的新經濟行業龍頭公司。和其他大部份新經濟股最大的區別是,映客不僅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活下來,而且從創立第一年起,就實現盈利。到2017年結束的時候,這家公司總共融資不過4億左右,但此時,映客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已經高達22億。換言之,映客手裡的現金,比其IPO新發行股票的全部市值還高得多。

那麼,映客的現金流到底有多健康?除了公司帳面擁有的錢,這家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不到4天,而應付帳款周轉天數接近90天。相比起傳統公司幾乎相反的周轉表現,映客幾乎是互聯網時代平臺經濟的最佳闡釋。換一個角度。映客的這兩個數字,分別反映的是下游用戶的付費力,和映客對上游主播的談判力。

一個主播年賺2000萬
去年映客平均每個月擁有252萬活躍主播,即使在受到春節檔、短視頻爆發影響的今年第一季度,每個月仍然有近百萬主播,而這僅僅是在映客一個平臺上。

為何能吸引這麼多主播走進映客的直播間?主播這個職業為甚麼有這麼大魅力?映客的招股書透露了其中部分秘密:去年映客最賺錢的主播,從映客平臺獲得了2200萬人民幣(下同)收入。

平臺前五的主播,分走了6400萬。當然,這5個主播,在這一年給映客創造了一個億的收入。依靠顏值,才華和勤奮,一個最普通的年輕人,有機會年入千萬,並且受到粉絲追捧,擁有巨大的成就感。

另一個不能被忽視的資料是,根據弗諾斯特沙利文的調查,映客57.4%的註冊用戶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46.5%是女性,35%的用戶月收入過萬。簡單的說,一線城市月入過萬的年輕人們尤其是女性,撐起了映客的奇跡。

期待下沉出戰績
一線城市月入過萬,這個用戶畫像代表了映客的昨天,但另一方面也暗示了這家公司未來的潛在方向。這個國家,精神生活最貧瘠的地方並不是一線城市,而是在廣闊的內陸二三四線城市。

在映客這次的基石投資者裡,將下一場決戰放在城市下沉的分眾傳媒,或許可以和映客形成有效的線上線下合力。

主動低估的映客
公司去年錄得近8億利潤,按招股價上限計的市盈率僅10倍左右。相比起美國上市同行,以及港股科技股的平均市盈率,都顯著偏低。但值得參考的是,以低估值進行IPO的虎牙(HUYA)在美國上市一個月,股價已大升近2倍。

映客的前景,也是值得期待。


話題 Press release summary

部門 通讯, 金融, 业务
http://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Aug 30, 2024, 22:04 HKT/SGT
映宇宙公佈2024年中期業績公告
Mar 26, 2024, 18:31 HKT/SGT
映宇宙公佈23年全年財務業績公告
Aug 29, 2022, 09:23 HKT/SGT
映宇宙2022年中期業績發佈
Aug 30, 2021, 10:27 HKT/SGT
映客中期營收增長83.1% 社交產品矩陣構築長足增長新態勢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頂部 | 關於我們 | 服務 | 合作夥伴 | 聯繫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條款 | RSS
美國: +1 214 890 4418 | 中國: +86 181 2376 3721 | 香港: +852 8192 4922 | 新加坡: +65 6549 7068 | 東京: +81 3 6859 8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