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age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한국어 | 日本語
ACN Newswire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對於希望向媒體、業界和金融市場披露和傳播資訊的公司和組織,我們能為您安排即時的新聞發佈。ACN Newswire的新聞稿包括英文、簡體中文、繁體中文、韓文和日文等多種語言版本。
Friday, 13 July 2018, 12:26 HKT/SGT
Share:
泛生子基因:你不曾了解的一匹黑馬

香港, 2018年7月13日 - (亞太商訊)  - 5年前,安吉麗娜·朱莉在紐約時報發表了專欄文章,稱借助基因檢測,證實自己攜帶有BRCA1基因突變從而導致患有乳腺癌和卵巢癌風險大大上升,故最終決定接受預防性雙側乳腺及卵巢切除術。其手術成功後,基因檢測也越來越被人熟知。




隨著基因組學的不斷進步,發展至今,基因檢測已成為精準醫療的“代名詞”。畢竟,在政策上,該項目已早早被“十三五”列入健康規劃中的重頭戲;而在眾多技術的發展路徑上,基因測序以更快的迭代速度被廣泛應用,且各項技術指標和應用愈發成熟。

拿國際權威學術期刊《Cancer Cell》最新刊登的科研綜述“關於IDH突變的生物學作用和治療潛力”為例,全篇綜述對攜帶IDH1/2基因突變的腦腫瘤、白血病、膽管癌等的治療方法和臨床研究進行了總結。隨後,《Nature》子刊發表了癌症基因組學的一重大突破,再次發現惡性腦腫瘤的關鍵致病基因,完成了膠質母細胞瘤基因圖譜的完整繪製。

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先後刊登基於基因測序技術而發現的新成果,這無疑對癌症基因的研究具有非凡的意義。可誰也不曾知道,這兩篇重磅科研文章竟與一家中國公司有關——泛生子基因。因為該公司首席科學家閻海教授,不僅是腦膠質瘤分子分型、IDH1/2靶向治療研究的開拓者,更是“綜述”與“圖譜”研究的牽頭人。

一家中國公司在癌症精準醫療領域能取得其他同類企業無法比擬的成就,的確實力強大。但從某種層面,也暗示出了基因檢測將會是下一個強大的商業風口。因為,相比其他傳統醫藥賽道的擁擠,該領域目前還處於廣闊藍海階段,諸如泛生子這樣的公司屈指可數。

基因檢測應用市場廣闊

精準醫療雖然條線很多,可終歸脫離不了基因檢測,因為後者可通過分析生物樣本的基因組信息,指導臨床醫學診斷、個體化用藥和探究疾病發病機制研究等,對人類健康的貢獻有著重大的作用。

智通財經APP從WIND數據了解到,單單基因測序技術的全球市場從2007年的7.94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59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8.5%;預計未來幾年依舊會保持快速增長, 2020年將達到138億美元,2015-2020年復合增長率為18.5%,潛力異常巨大。

根據Illumina的測算,未來基因測序在腫瘤應用領域市場規模將達到120億美元,佔比60%。

何以腫瘤應用領域最大?從《JAMA》子刊的6月2日公佈的最新數據可知,2006年至2016年間,癌症病例增加了28%。其中,2016年內,全球共有1720萬例癌症患者,890萬人死亡。拿乳腺癌來說,2016年約有170萬例發生,造成死亡病例545000人,是2016年全球第五大男女癌症死亡原因。

癌症的高發,也讓人們越發重視自己的心身健康,如上述提及的安吉麗娜·朱莉。而除了癌症易感基因篩查,基因檢測在腫瘤領域還應用在早期診斷、分子診斷、用藥指導和預後監控等方面。

綜合起來,基因檢測不想在腫瘤應用領域火都難。與全球市場相對應,中國也處於飛速發展階段。

WIND數據顯示,基因測序2016年已經達到了50.6億人民幣,2007-2016年復合增長率達62.2%。預計2022年將達300億人民幣,2016-2022複合增速達35%。

基因測序市場的高度繁榮,也倒逼著政策的開放與健全。如2016年12月,科技部出台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到,要加快基因測序等技術研發應用,發展高通量低成本基因測序一期,推動基因檢測和診斷等新興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轉化;2017年5月,科技部發布《“精準醫學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建議》,鼓勵精準醫學大數據的有效挖掘與關鍵信息技術研發;同月,再出台《“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提出發展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發展基因和蛋白質經濟測量技術等……

技術層層升級,成本逐步降低

市場潛力,也推動了基因測序技術的更迭。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發展至今,基因測序技術已經歷了三代更迭。其中,第二代測序技術是目前商用主流。深究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是二代具有幾大優勢,比如測序通量大。測序模式由第一代測序技術的“單線程”升級成“多線程”的並行測序,相應地,測序通量的數量級也由“Mb/年”提升到“Tb/年”。

再如超摩爾定律的成本下降。因為測序通量的增加,平攤到每個鹼基上的測序成本大大降低。目前Illumina的HiSeqX測序儀的測序成本甚至降至10美元/Gb,要知道第一代測序的成本約在1000萬美元/Gb。

舉個例子,從1990-2003年,六個國家的科學家花了十三年時間,花了三十億美元做了一個人的全基因組。 11年後,僅花費花1000美元,用較短的時間便可做出一個全基因組了。這樣算下來,進步的速度相當於摩爾定律的三倍,商業前景是非常可觀的。

所以,綜合二代現實情況來看,基因測序技術的確處於升級狀態,並在技術的支持下,所需費用正逐步“平民化”。

你應記住的基因診斷黑馬

得益於基因檢測技術提升,相關重磅癌症藥物也開始“走捷徑”。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6月26日,基石藥業和Agios製藥公司宣布達成合作協議,推進Ivosidenib (AG-120)單藥或聯合治療在中國血液腫瘤和實體瘤適應症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而Ivosidenib是針對IDH1基因突變的、同類首創、在研的口服靶向抑製劑,目標適應症包含腦腫瘤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膽管癌等多種存在IDH1基因突變的惡性腫瘤。

事實上,Ivosidenib能成功被研發出,完全是基於基因研究蓬勃發展的結果。 2008-2009年,美國杜克大學神經腫瘤講席教授、病理系終身教授閻海及其合作者,在腦腫瘤基因組學的研究過程中率先發現該基因熱點突變與惡性腫瘤的關聯,並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膽管癌、胸腺腫瘤中發現IDH1/2基因的熱點突變。

也正因有IDH基因的發現,Agios才得以在2017年8月開發出獲FDA批准用於治療IDH2突變的複發難治型AML的首個IDH2抑製劑Enasidenib,以及Abbott(雅培)的IDH2檢測試劑盒輔助用藥診斷。閻海學術上的成就還不止於此,現已累計發表了SCI論文104篇,2018相繼在Nature子刊、Cell子刊上發表關於腦腫瘤研究重磅學術成果。更讓人意外的是,他還有一個重要身份——深耕於癌症基因檢測領域,為科研和臨床提供基因檢測服務和產品的公司——泛生子首席科學家兼聯合創始人。

泛生子基因其核心創始團隊除了世界級專家閻海以外,另一位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王思振可謂是一個創業奇才,在創建泛生子之前,他曾在銀行業服務7年,任職公司包括Capital One和GD Capital;2004年,又聯合創建了美國知名互聯網通訊公司iTalkBB。

一個攻學術,一個懂商業,二者可謂珠聯璧合,泛生子基因得以迅速成長為癌症基因檢測領域的實力派。而依靠二人的通力協作,當前的泛生子也展現出超強的臨床轉化實力。

除了提供LDT服務,在IVD產品方面,已有一款儀器生物芯片閱讀儀和兩款試劑盒(全球首款適用於膠質瘤的泛生子IDH1/TERT基因檢測試劑盒)成功獲批並進入臨床市場。

千萬別小看這些產品,因為所有疾病治療必須都是先診斷清楚後才能治療,更何況是癌症。而IDH1/TERT基因檢測試劑盒可以檢測到10 ng/µL DNA樣品中低至1%的基因突變,靈敏度遠高於IHC等傳統檢測方法,結果準確率高達95%以上,瞬間能為醫生對腦膠質瘤患者病理分型提供參考。

如此一來,泛生子正好憑藉權威的領軍型人才,以及富有增長性的科研轉化成果,形成了自己高壁壘的核心競爭力,未來有望構建從癌症基因組學基礎研究到臨床診斷再到臨床治療的完美閉環。

綜上所述,在基因測序市場日益壯大、技術愈發成熟的今天,結合公司強大的科研團隊、轉化成果等,泛生之無疑是癌症精準醫療的一匹黑馬。

文章來源:智通財經


話題 Press release summary

部門 业务, 制药及生物技术
http://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5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Latest Press Releases
Mitsubishi Motors Added to FTSE4Good Index Series, FTSE Blossom Japan Index and FTSE Blossom Japan Sector Relative Index for Consecutive Years  
Friday, July 11, 2025 3:28:00 PM
Bluemount Holdings Limited Announces Pricing of $5.5 Millio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July 11, 2025, 08:28 HKT/SGT
ZA Miner Launches AI-Powered Bitcoin Mining Contracts, Marking Milestone in Cloud Mining Innovation  
July 11, 2025, 07:00 HKT/SGT
XDS Datacentres and ICS Arabia partner to launch landmark 10MW Immersive Cooling Data Center in KSA  
July 11, 2025, 06:00 HKT/SGT
Alpaca Network Announces Launch of Modelz: The First Decentralized Exchange for AI Models  
July 10, 2025, 23:00 HKT/SGT
All-New MAZDA CX-5 Debuts in Europe  
Thursday, July 10, 2025 5:56:00 PM
Sharp Signs Official Partnership with Tottenham Hotspur FC Pre-season Tour 2025 with Its AQUOS Brand  
Thursday, July 10, 2025 4:30:00 PM
The 10th Quam IR Awards was Successfully Held  
July 10, 2025, 15:12 HKT/SGT
Tianci International: Discussing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for the Shipping and Logistics Industry to Integrate with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RWA  
July 10, 2025, 12:30 HKT/SGT
Tradable Bits Powers Fan Engagement for Rugby Australia's Hosting of the Qatar Airways British & Irish Lions Men's Tour 2025  
July 10, 2025, 07:30 HKT/SGT
More Press release >>
Copyright © 2025 ACN Newswire -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頂部 | 關於我們 | 服務 | 合作夥伴 | 聯繫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條款 | RSS
美國: +1 214 890 4418 | 中國: +86 181 2376 3721 | 香港: +852 8192 4922 | 新加坡: +65 6549 7068 | 東京: +81 3 6859 8575